找到相关内容118篇,用时6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当生佛慢心 破我执法执

    就是“阿弥陀佛”。舍此不能相应,更不能修成就。理论上讲,一切众生本来是,本来清净,因无明烦恼而现为凡夫,所以不必在人间以小我慢抬高自己,而是要观人间众生都是平等的。所以应...四智、五眼、六通俱足,以大悲眼视众生,宇宙即我,我即宇宙,自性法界合一,自性中童子瓶佛法界相应,这样修就能逐渐显现出本来光明的自性,即我,我即,无二无别。这时的分别心、我执心、法执心、有为心、...

    吴玉天居士

    慢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1749401972.html
  • 闽南佛学院中观法师接受新加坡佛友网站采访

    拜佛的时候,应该自我反省,我昨天有没有向佛学习,得到的真实智慧。佛法不是迷信,佛法教我们每一个脚步都要走好,都要切实相应。   我们作临终关怀时,最重要以慈悲心去作,而不是为了要为作而作,为了光...是要用自己的心去持念,才能达到相通,才能往生西方,这才是真实的修行。实际上,修行是很真实的事情,并且很真切。这就是我们如何在生活当中去真实成就佛法的根本。   念佛要用坚定心去念,而不是用妄想心...

    佚名

    |采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2/07553820893.html
  • 人间净土对现代人的重要性

    事实上,我们在人间要修、能修的功德是蛮多的,如果能经常念佛号,相应,使自己心中的烦恼、怨恨少一些;常把现实人间的每一个人,观想成为西方净土的诸上善人;把慈悲心放在人间,也会把恭敬心、尊重心,及布施心...生于印度,在身为王子时,就发现人间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,既使贵为王子、国王,也得接受生老病死等人间苦难的事实。于是他就出家,希望能为人间发现解决苦难的方法观念。在悟道之后的四十多年之间,将他所觉悟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3044322.html
  • 一念三千性具善恶

    哲学中的人性学的内容。台宗认为,众生时刻所起的当下每一念心,必属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,一念某界相应,此心即属某界,佛果者,虽断修恶,不断性恶,恶道众生,虽无修善,但存性善,终有一日,若能一念相应,...阐提在性具善恶上是没有区别的,皆具善恶两种心性。      阐提断尽了后天修行而生的善,但存在先天本具的善;因修道而断尽恶,但尚存先天本具的恶。为何本具的善恶不能断?因为先天本具的性,不能因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1154719.html
  • 信位菩萨之净行— 以《华严经》〈净行品〉为主(三)

    由洗身而转到洗心。我们洗去心上的贪、嗔、痴、污浊,而使其调柔,毕竟得到心无垢染,相应。  第42偈:“大小便时,当愿众生,弃贪嗔痴,蠲除罪法。”大小便溺是人身最肮脏龌龊的不净,然而这个不净,...若受味时,当愿众生,得上味,甘露满足。”我们在尝味道时,应当随时发愿,愿一切众生我,皆要“得上味,甘露满足”。也就是能得之无上妙法。  (二)衣:此一品经谈“衣”的方面有五首长偈2:例举其中第37偈...

    曾印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0769444.html
  • 学习印光大师净土开示特别感动的地方常

    信、愿,纵能心无妄念,亦只是人天福报,以相应故。固当注重于信愿求生西方也。往生净土,固贵久修。然其所重,在乎决定不易之志愿耳。彼终身念佛,心常冀人天福报者,纵令精进,因其心愿尚恋此娑婆,何得有生...况其戕之之苦,苦不可喻。心失正念,何能相应,蒙佛接引也。此种邪见,自误误人,害岂有极。切勿说此话,免得无知受害。 7、无量寿经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经下下品并不矛盾 至于无量寿经,乃至十念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3475787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临终助念有哪三大要点?

    自可相应矣。 念佛声不可太高,高则伤气,难以持久。亦不可太低,以致病人听不明白。不可太快,亦不可太慢。太快则病人不能随,即听亦难明了。太慢则气接不上,亦难得益。须不高不低,不缓不急,字字分明,...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,临终地狱之相已现,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,或念十声,或止一声,亦得蒙佛接引,住生西方。此种人念此几句,尚得住生,又何得以业力重,念佛数少,而生疑乎,须知吾人本具真性,无二,但以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7094178894.html
  • 临终助念有哪三大要点

    谛听,心无二念,自可相应矣。   念佛声不可太高,高则伤气,难以持久。亦不可太低,以致病人听不明白。不可太快,亦不可太慢。太快则病人不能随,即听亦难明了。太慢则气接不上,亦难得益。须不高不低,不缓...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,临终地狱之相已现,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,或念十声,或止一声,亦得蒙佛接引,住生西方。此种人念此几句,尚得住生,又何得以业力重,念佛数少,而生疑乎,须知吾人本具真性,无二,但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1179830.html
  • 浅谈诵经临终助念

    我们拜佛的时候,应该自我反省,我昨天有没有向佛学习,得到的真实智慧。佛法不是迷信,佛法教我们每一个脚步都要走好,都要切实相应。我们作临终关怀时,最重要以慈悲心去作,而不是为了要为作而作,为了光显...要用自己的心去持念,才能达到相通,才能往生西方,这才是真实的修行。实际上,修行是很真实的事情,并且很真切。这就是我们如何在生活当中去真实成就佛法的根本。   念佛要用坚定心去念,而不是用妄想心去...

    中观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503388784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六章

    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。”  佛性本清净,念念自性,不就归于清净。若能从一念至念念相应,又岂能不净心!  又譬如:“清珠下于浊水,浊水不得不清。”清水之珠,下于浊水,浊水因清珠之关系,所以...“不悟,即是众生;一念悟时,众生是。故知万法尽在自心,何不从自心中,顿见真如本性?”大众虽未悟,却可从心中念佛,念念相应,便是念佛法界,此法甚妙!  以凡在有心,不能无念。以无念心体,唯佛独证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663705.html